作为辽宁省政府批准的高等职业院校,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凭借背山面海的地理优势与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在新能源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其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紧扣国家“双碳”战略,聚焦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装备技术,通过校企合作定制班与学徒制实训双轨并行的育人模式,为行业输送了大量紧缺技术人才。以下将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培养路径等方面展开分析。
在专业定位上,该专业瞄准新能源装备全产业链的人才需求,培养方向覆盖装备制造、系统运维、技术研发三大领域。根据网页信息显示,专业重点对接智能电网、风电设备、光伏组件等新兴产业,与海尔、美的、格力等头部企业建立订单培养机制,确保学生掌握继电保护、风力发电设备维护、新能源电源变换等核心技术能力。值得关注的是,学院2025年新建的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将风电人才培养纳入重点方向,这与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布局高度契合。
课程体系构建体现理实一体化特征,分为三大模块:
- 基础能力模块:包括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PLC控制技术等工科基础课程,着重培养装备制造所需的机械识图与电气控制系统调试能力
- 专业核心模块:涵盖风力发电原理、新能源装备检测与控制、光伏组件制备等特色课程,其中风电厂运行维护课程直接对接企业真实项目
- 技术拓展模块:设置智能电网技术、供配电系统安装等前沿内容,并引入空气热泵实训实验室等先进教学设备强化实践
从网页披露的2025年招生计划可见,该专业在七顶山校区配置了40个招生名额,学费标准为14500元/年,与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专业形成协同培养集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核心课程中的新能源装备装配与调试采用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学生第三学年进入学徒制实训阶段,直接在合作企业的生产线上完成技能认证。
培养模式的创新体现在三个维度:
- 校企深度融合:与五大电力集团、家电巨头共建实训基地,实施“入校即签就业合同”的订单培养机制
- 国际教育衔接:通过中柬数字经济学院、中美产业学院等平台,学生可攻读海外院校的本硕博连读项目
- 升学就业双通道:2024年辽宁省专升本考试中,该校学生87.06%过线率与647分最高分的数据,印证了“技能+学历”复合培养的有效性
从发展前景看,该专业毕业生可担任新能源装备调试工程师、系统运维工程师等岗位,起薪普遍高于传统工科专业。网页数据显示,我国未来十年新能源领域投资规模将达5万亿元,而目前风电设备安装、光伏电站运维等岗位存在显著人才缺口。学院通过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金课”资源,以及与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共建的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持续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
需要思考的是,在新能源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动态课程调整机制保持专业竞争力?学院给出的答案是构建“产业学院+研发中心”的生态体系——例如低空经济产业学院不仅开展风电技术研究,更涉及密码安全、无人机应用等交叉领域,这种多学科融合的培养路径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