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安庆师范大学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立项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的学科优势,构建了以电子技术与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知识体系。该专业面向现代信息产业发展需求,培养能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领域发挥作用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四年制本科教育,学生将掌握从电路设计到通信系统开发的全链条能力,并在高年级细分通信与电子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大方向。
一、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导向,课程设置紧密围绕电子科学与技术主干学科展开。核心课程包括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基础理论,以及高频电子技术、通信系统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进阶内容。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技术的融合,例如MATLAB基础与应用、DSP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培养学生利用嵌入式系统和自动化控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能力培养上,学生需达到:
- 电子系统设计能力:通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课程掌握硬件开发技术;
- 信息处理能力:借助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实现数据采集与分析;
- 网络化系统构建能力:学习通信电路原理与光纤通信技术,适应物联网与5G时代需求。
二、实践与科研平台支撑
学院配备63个专业实验室,实验设备总值近5000万元,包括省级工程实验室和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实践教学环节涵盖:
- 课程设计:如通信系统仿真项目;
- 实验设计:基于单片机和自动控制原理的硬件开发;
- 专业实习:与地方企业合作开展电子设备调试与维护实训。
此外,学生可参与光电转换与功能材料研究所、新能源汽车能效优化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的科研项目,近五年学院教师主持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15篇SCI一区/二区论文,为学生提供接触前沿技术的机会。
三、就业与升学前景
根据2022年满意度调查,该专业就业满意度达3.7分(满分5分),毕业生主要进入电子信息制造、通信服务、智能设备开发等行业。近年来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部分学生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研究生。专业方向设置与产业需求高度契合,例如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对接人工智能算法开发,通信与电子系统方向服务于5G基站建设等领域。
四、学生评价与专业特色
学生反馈显示,该专业综合满意度4.1分,课程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特色体现在:
- 双导师制:企业工程师与校内教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
- 弹性学制:允许3-6年完成学业,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
- 双学位授予:可选择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拓宽职业选择路径。
五、报考信息与招生动态
2025年该专业在黑龙江省计划招生5人,学费标准为5200元/年。报考建议关注:
- 数学与物理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为必修核心课;
- 实践能力倾向:优先录取具有电子竞赛或科技创新经历的学生;
- 跨学科发展潜力:课程涵盖计算机编程与自动控制,适合对智能硬件感兴趣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