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商业大学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数字经济领域的高校之一,其数字经济学科已构建起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产教融合与科研攻关形成鲜明特色。该学科深度融入黑龙江省"4567"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为核心定位,近五年承担78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学科体系构建上,该校开创了多维度交叉培养模式。2020年率先设置数字经济本科专业,2024年获批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并设立数字经济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形成"本-硕-博"贯通式培养链条。课程体系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创新性,核心课程包含《西方经济学》《数字经济学导论》等,考试内容覆盖微观经济学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方面,与华为云、阿里云共建的数字经济与商务智能实验室,自主研发了低代码平台和案例数据库,支撑起包括智慧城市、数据流通交易等15个应用级项目开发。
产教融合成为学科发展的核心引擎。该校构建了"四链协同"育人机制,与哈尔滨新区共建数字经济共同体,设立俄速通数字经济研究生工作站,形成校企联合培养范式。典型案例包括:
- 为黑河市政府编制"十四五"数字化转型规划
- 参与制定黑龙江省"数字经济20条"政策
- 与阿里巴巴共建就业实习基地,实现人才定向输送这种"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使学科服务覆盖全省60%以上地市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科研创新聚焦关键场景技术突破。学科团队在数字治理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开发的基层治理一体化平台已应用于省内8个县区,实现网格化管理效率提升40%。在数字贸易领域提出的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驯化策略,被纳入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技术体系。近三年公开发布6部数字经济蓝皮书,其中《黑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成为省级决策重要依据。
人才培养注重实践能力锻造。通过"双导师制"培养方案,学生参与真实项目率达92%,在数字供销系统开发、公共视频监控优化等项目中积累实战经验。创新设立的数字经济紧缺人才培训基地,采用"理论+沙盘模拟+项目实操"三维教学模式,已为省内输送500余名复合型数字人才,毕业生平均薪资高于传统经济类专业28%。
面对数字中国建设新机遇,该校正着力打造东北亚数字经济智库,计划三年内建成覆盖俄、日、韩等国的跨境数字贸易研究网络。通过持续深化新文科建设,其"理论创新-技术研发-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发展模式,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