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财经学院象山影视学院的戏剧影视表演专业,通过校政企合作模式形成了独特的育人体系,其下设的戏剧影视表演(高职)和表演(本科)两大方向,依托象山影视基地的产业资源,构建起"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框架。该专业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既注重学生的基础表演能力塑造,又强调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复合技能拓展,形成了覆盖影视表演、舞台创作、艺术教育等多维度的教学体系。
在专业特色方面,实践导向是核心优势。通过与象山影视基地深度联动,学生可参与剧组选角、进组实习、表演沙龙等真实场景实践。例如高职专业设置了剧组选角和演员讲座讲学等特色模块,本科方向则引入毕业大戏创作和联合创作课程,强化从课堂到产业的衔接。此外,双师型师资结构是重要支撑,本科专业聘请知名导演、编剧开展工作坊,高职方向与表演本科共享师资,并邀请业内演员驻校指导。
专业课程体系呈现阶梯式进阶特征,通过六个层级的表演训练模块实现能力递进:
- 元素训练与观察生活练习夯实基础表现力
- 小品创作和话剧片段排演培养角色塑造能力
- 独幕剧与大戏作业完成完整剧目创作
- 镜头前表演与联合创作对接影视产业需求同时配套台词训练四阶段课程(基础训练→朗诵→独白对白→配音艺术),以及声乐、形体等辅修模块,形成"表演+"的复合课程架构。
在能力培养维度,该专业强调三重素养融合:
- 艺术素养:通过中外戏剧史、电影史等理论课程构建学科认知
- 技术素养:掌握人物塑造的内外部技巧及导演基础知识
- 职业素养:在剧组实习中培养与舞美、摄录等部门的协作能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全媒体适应力培养,课程设置涵盖网络直播、短视频表演等新媒介内容,使毕业生具备从传统舞台向数字媒体延伸的跨界能力。
就业方向呈现多赛道并行格局:
- 影视产业赛道:影视公司、剧组、电视台从事表演或制作
- 艺术教育赛道:幼儿教育机构、艺术学校担任形体/声乐导师
- 文化服务赛道: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文化活动策划
- 升学深造赛道: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表演相关硕士数据显示,毕业生在影视剧组就业率和考公考研成功率呈双增长趋势,这得益于学校建立的宁波演艺集团、话剧团等校企合作平台提供的实践出口。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