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新闻学(经济新闻报道方向)作为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项目,以独特的"新闻学+"培养模式,构建了融合新闻传播学、经济学与英语应用能力的跨学科体系。该专业立足财经类高校特色,通过主辅修结合的双学位路径,培养既懂新闻报道又通商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设置与培养机制紧密对接媒体融合时代对经济领域深度报道的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国际化、实务化特色。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明确要求掌握新闻传播学理论、经济学知识、英语应用能力三大核心能力。尤其强调培养具有国际叙事能力的传媒人才,要求既能熟练使用英语进行新闻采编,又能运用经济学原理解析经济现象。这种定位使毕业生既能胜任传统媒体的经济新闻报道,也能在跨国企业的传播部门或国际传播机构开展工作,契合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
课程体系设计体现跨学科复合特征,由三个模块构成:
- 新闻传播核心课程:包括新闻采写编评、媒介经营与管理、数据新闻与可视化等实务课程
- 经济学科基础课程:涵盖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财务报表分析等商科内容
- 国际传播能力课程:设置英语新闻采写、跨文化商务传播、国际财经新闻专题等双语/全英文课程其中《新媒体财经报道实务》《融媒体作品制作》等课程,直接对接媒体融合背景下对短视频、数据新闻等新型报道形式的需求。
培养模式创新体现在实验班机制的运作。通过"宽入严出"的选拔体系,新生需经过英语数学测试、面试等环节筛选。实验班实施"3+1+1"本硕贯通培养,前三年强化经济新闻采编与国际传播能力,第四年可选赴海外合作院校深造,符合条件的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这种培养路径已取得显著成效,学生作品多次在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并在澎湃新闻等知名媒体发表。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多维度培养链条:
- 校内实训平台:自办全英文报刊,开展融合新闻制作
- 行业联动机制:与第一财经、上海广播电视台建立实训基地
- 国际传播实践:组织学生参与进博会报道等重大活动这种"学界+业界+国际"的三维实践网络,确保学生毕业时已具备专业媒体人的实战能力,近年就业率持续保持全校前列。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分布在三个领域:
- 新闻媒体机构:从事经济新闻采编、新媒体运营等工作
- 企业传播部门:在跨国公司担任公关、品牌传播等职位
- 政府及事业单位:承担政策传播、舆情分析等职能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在于经济现象解读能力与国际传播素养的双重加持,这种差异化优势在财经报道领域尤为突出。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