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创办于2004年,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累计培养600余名专业人才。该专业以“真岗实练、即学即做”为核心理念,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专业紧密对接行业需求,培养具备“采、编、制、播”全流程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成为省内传媒教育领域的标杆。
核心课程与技能培养
专业课程设置聚焦融媒体技术与实践能力提升,核心课程包括新闻摄影、新闻摄像、全媒体新闻编辑、新闻报道策划、数码影像编辑技术等。教学中融入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如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证、新媒体技术职业技能等级证等,确保学生掌握短视频制作、新媒体运营、官微制作等前沿技能。校内实训条件优越,配备超百万的摄影摄像设备、新闻编辑实训室、虚拟演播室等,学生可参与学院网络电视台、广播站的实际运营,实现“课堂即工场”的沉浸式学习。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采用“校企双元育人”机制,与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奥沙传媒公司等20余家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和项目化教学,直接参与企业宣传片制作、新闻采访等真实任务。例如,微电影作品《家在东北》曾获黑龙江省大学生艺术展演非专业组第一名。教学团队由双师型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组成,引入融媒体内容制作、直播电商等新兴领域课程,形成“理论教学—校内实训—企业实战”的闭环培养链条。
就业方向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主要面向融媒体中心、影视制作公司、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从事记者、视频编辑、新媒体运营等岗位。数据显示,学生入职初期月薪可达3000-7000元,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省级媒体如黑龙江省电视台新闻法治频道担任记者。专业还注重跨界能力培养,学生可考取高级秘书资格证、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等,拓宽职业选择范围。近年随着短视频行业爆发,约30%的毕业生转向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内容创作与运营,职业发展空间持续扩大。
专业特色与竞争优势
- 实训资源丰富:校内建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校外与北京乐视TV、睿之语教育集团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提供全媒体生产环境。
- 赛事成果显著:近五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黑龙江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十余项,强化就业竞争力。
-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团队包含高级摄影师、新媒体编辑师等双师型教师,并聘请传媒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
- 课程动态更新:每年根据行业趋势调整课程体系,新增视听节目策划、微信制作与推广等模块,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同步。
通过“技术+创意+传播”的三维能力塑造,该专业不仅夯实学生的新闻采编基本功,更培养其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创新思维。从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到新媒体的流量运营,学生可灵活应对多元职业场景,成为传媒行业亟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