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作为自治区首批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之一,自2020年招生以来,依托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基础,构建了"旅游+教育"的跨学科培养模式。专业定位聚焦于培养具备研学课程开发、活动策划、安全管理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与敕勒林海自然学校、马鬃山滑雪场等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形成"实景化课堂+基地实训"的特色教学体系。其课程设计既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又强调职业能力的实践转化,尤其在1+X研学EEPM证书考核站点建设上凸显优势。
从课程体系来看,专业核心课程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基础理论类,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奠定跨学科认知框架;二是专业技能类,包括《研学旅行工作实务》《研学产品线路设计》等,强化项目策划与执行能力;三是安全管理类,如《研学旅行安全管理》,构建风险防控意识。这种课程布局呼应了行业对从业人员"既要懂教育规律,又要通旅游运营"的复合要求,同时通过模块化教学将岗位标准融入课程内容。
实践教学环节的突破性改革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实景化课堂的常态化开展,例如在周村古商城进行的《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程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流程模拟等方式沉浸式掌握带团技巧;二是十期识岗实训模式,2022级学生曾分批进入中小学、自然教育基地担任研学助教,参与从课程开发到安全预案编制的全流程实践。这种"教学做一体化"的设计,使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完成从理论认知到职业素养的转化。
专业建设成果已初步显现:2023年该专业团队在自治区第一届职业院校研学旅行赛项中斩获二等奖,印证了教学改革的实效性。就业方向上,毕业生可进入中小学、文博场馆、研学基地等八类机构,从事课程开发、活动指导、营地管理等岗位,就业面覆盖研学产业链上下游。值得关注的是,学校通过内蒙古商贸职教集团平台,持续深化与亲子猫(北京)等企业的"师资互聘、课程共研"合作机制,为人才培养注入行业前沿动态。
面向未来,该专业的发展呈现出三个趋势:一是课程体系将更加注重数字技术应用,如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二是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将持续升级,计划拓展更多自治区级示范性实践基地;三是证书融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将1+X证书标准深度嵌入人才培养方案。这些举措共同推动专业向着"区内领先、国内知名"的目标迈进,为研学旅行行业输送兼具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