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的城乡规划专业作为2023年新设立的专科层次专业,立足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发展需求,以培养“精绘图、能设计、会管理”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展现出鲜明的实践导向和行业适应性。该专业依托学校在土木建筑领域的积累,结合现代城乡发展的新趋势,构建了涵盖规划、设计、管理的教学体系,成为服务区域城镇化与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专业以“小城镇规划”和“乡村设计”为核心方向,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技术、实践三大模块。核心课程包括:
- 城乡规划原理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夯实理论基础;
- GIS技术应用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强化数字化规划能力;
- 村庄规划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聚焦乡村建设实务。特别注重通过模型制作实训室和工程测量实训室的沉浸式教学,使学生掌握从图纸绘制到三维建模的全流程技能。例如,学生需在二年级完成村庄规划模拟项目,运用无人机航拍采集数据,结合BIM技术生成三维规划方案。
教学团队采用“双师型”培养模式,10名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占比90%,其中5人来自规划行业一线,主持过8项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教师队伍通过校企联合课题将实际案例引入课堂,如将济南市莱芜区乡村振兴示范村规划作为课程设计选题。同时,专业与当地规划管理部门建立“校政合作”机制,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乡镇规划调研,近两年已完成3个行政村的基础设施改造方案。
实训体系构建了“四级进阶”能力培养链:
- 一年级通过制图实训掌握AutoCAD、Photoshop等软件;
- 二年级在数字规划实验室进行虚拟仿真项目训练;
- 三年级进入校外实践基地参与真实项目;
- 毕业设计需提交包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综合性作品。数据显示,2024级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97%,在全国职业院校规划竞赛中获二等奖2项。
就业方向呈现“双轨并行”特征:一方面向县乡规划管理部门输送基层技术员,承担农村土地整理、基础设施规划等工作;另一方面为规划设计院培养助理规划师,专注小城镇更新设计。近两年毕业生在鲁中地区乡村规划项目中的参与度达63%,部分优秀学生通过专升本进入建筑学、风景园林等本科专业深造,形成技术应用与学历提升的立体发展通道。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