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投资学专业立足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深度融合金融投资理论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构建了覆盖经济法律、量化分析、风险控制的知识体系,同时依托学校在会计金融领域的传统优势,形成了鲜明的“学验并重”培养特色。下文将从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实践特色等维度展开分析。
在培养定位上,该专业聚焦金融行业数字化与资管业务转型需求。其核心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投资综合分析、交易策略设计、量化投资技术三大核心能力,通过经济法律基础+金融工具应用的双线知识架构,培养能在证券、基金、金融科技等领域从事投资管理、财富规划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特别强调金融大数据分析和程序化交易技能,这与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高度契合。
课程体系呈现出“理论+技术+实践”的立体化特征。主干课程包括:
- 基础理论模块: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
- 专业技术模块:投资学、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估值数据采集与管理
- 数智化工具模块:数据科学基础与Python语言、金融程序化交易、金融大数据分析特别设置财富管理模拟仿真实务等实践课程,将量化投资策略设计融入教学全过程。
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构建了覆盖金融机构、企业投融资部门、金融科技公司的多元实习基地;第二,采用“双师型”教学团队(91%教师具有行业背景),引入真实金融案例进行沙盘推演;第三,设立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支持学生开展量化交易模型开发。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具备直接参与证券投资分析、项目评估、金融产品设计的实战能力。
从专业实力看,投资学在最新学科评估中获评B+级,与金融工程、数字经济等专业共同构成学校优势学科群。作为金融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其共享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教学资源,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领衔的师资团队,并建设有上海市级金融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近三年毕业生主要流向证券、基金、资产管理等金融机构,部分进入企业投融资部门,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实行大类招生、中期分流机制。学生在大一阶段完成通识教育后,大二根据绩点排名与个人志愿进入专业学习。这种机制既保证生源质量,又给予学生充分的专业认知期。对于有志于金融投资领域发展的考生而言,该专业提供的“理论筑基+技术赋能+行业认证”培养路径,能有效对接金融科技时代的职业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