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立足国家职业本科试点建设,紧密结合海南自贸港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业财融合能力和数字化技能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通过管理学学士学位授予体系,构建了"智商+情商+数商"三位一体的培养框架,突出双导师共育模式,将企业真实业务数据融入教学全流程。面对数字经济时代对财会人才的复合型要求,专业重点强化大数据分析、智能财务系统应用等核心能力,形成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专业以财务会计实务为核心,围绕智能化转型需求开设了《税务信息系统智能化》《会计信息智能化》《云财务智能会计》等前沿课程。实践教学依托仿真实训室和智能财务大师工作室,通过"校内仿真+企业真账"的双轨训练,使学生掌握财务数据采集、智能核算、税务筹划等关键技能。例如《初级会计实务》课程采用真实企业案例,要求学生完成从凭证编制到报表生成的全流程操作,而《财务管理实务》则引入区块链技术模拟企业资金链管理场景。
专业培养特色体现在三个维度:
- 校企协同育人:由专任教师与企业财务总监组成"双导师团队",定期开展真账跟岗实践,如海南航冠电子科技公司的"双十一"财务实战项目,学生直接参与超亿元级交易的账务处理
- 数字技术融合:构建"财务大数据分析平台",将Python数据处理、Power BI可视化等技术融入《管理会计》教学,培养学生处理海量财务数据的核心能力
- 职业认证衔接:将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1+X)考核标准嵌入课程,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至少取得《助理会计师》或《财务数据分析师》等职业资格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胜任财务共享中心、金融科技企业、跨境贸易公司等新型业态岗位。数据显示,约35%的毕业生进入海南自贸港重点企业从事智能财务分析师工作,28%任职于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数字化审计业务,另有部分学生依托区块链技术专长进入金融科技领域。为适应产业升级需求,专业还开设《RPA财务机器人开发》选修课,培养既懂财务又掌握自动化流程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该专业持续深化教学改革,2024年起在财务决策模拟系统中引入AI算法模型,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历年上市公司财报数据,训练学生识别财务风险的能力。这种将人工智能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模式,使毕业生在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时更具竞争力。随着海南自贸港离岸金融和跨境支付业务的拓展,专业正重点建设《国际会计准则与数字化合规》等特色课程,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智能财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