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神木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位优势,于2022年正式设立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成为陕西省首批开设该专业的职业院校。作为机电工程系的核心专业,其建设紧密围绕榆林区域经济数字化转型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岗课赛证融通等创新模式,培养具备工业数据采集、边缘计算应用、工业网络安全实施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聚焦智能制造、能源化工两大核心领域,构建了"双核培养、实践导向"的育人体系。培养目标明确指向三大能力维度:
- 技术能力:掌握工业网络集成、标识解析、平台运维等关键技术
- 行业适配:针对设备智能化改造、生产流程优化等场景设计课程
- 职业素养:通过1+X证书制度衔接职业标准,确保毕业生具备工业互联网网络运维等岗位资质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核心+实践"的三层架构,其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与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两门核心课程融入海尔、达内等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
专业构建了覆盖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的完整课程链:
- 基础层:包括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支撑性课程
- 技术层:重点开设工业数据采集技术、边缘计算应用技术
- 应用层: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实现技术转化
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学院累计投入300万元建成工业互联网实训室,配备工业网络智能控制与维护实训平台等设备,可模拟虚拟仿真生产线操作环境。特别是与海尔卡奥斯共建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引入真实工业4.0实训台,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接触智能传感器、云计算系统等前沿技术。
师资力量与竞赛成果
专业组建了"双师型+企业导师"的复合师资团队,现有:
- 省级技术能手2名
- 1+X考评员6名
- 企业工程师2名驻校指导团队带领学生在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大赛中斩获金奖,并在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工业网络智能控制与维护赛项奖项,印证了教学质量的行业认可度。
校企合作与就业前景
通过构建"政企校"协同育人机制,专业已与海尔卡奥斯、达内科技、用友新道等60余家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形成三大就业保障:
- 定向培养:与海尔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实行"学徒制"培养
- 实习就业直通:毕业生可进入陕煤集团、联邦制药等龙头企业
- 薪资优势:能源化工类岗位起薪达5000-9000元,90%就业率中三分之一进入国企
专业还通过工业互联网网络运维1+X证书认证,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在智能装备集成、工业数据分析等岗位的专业对口率超过85%,成为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人才供给源。
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依托中国煤矿安全培训中心神木基地等平台,专业团队累计开展6万人次的企业员工培训,开发了IPv6网络架构升级、设备边缘网关改造等12项技术服务方案。特别是在兰州石化榆林公司的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中,师生团队参与构建的数字孪生管控平台实现了7000余台设备的智能监测,显著提升企业运维效率。
这种"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使该专业不仅成为区域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高地,更通过技术输出推动传统能源化工企业向智能化、网络化转型,真正践行了"厚德笃学、强技立身"的校训精神,为陕西北部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