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河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其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立足社会需求,结合职业教育改革趋势,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该专业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以“育护养管融合”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并重。下文将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职业发展等维度展开分析。
一、培养模式:“育护养管”四维融合
该专业以“会育、知护、善养、能管”为培养主线,打造托幼一体化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具体而言:
- 会育:强调因材施教,结合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科学照护与教育;
- 知护:涵盖卫生保健、安全急救等医学护理技能;
- 善养:聚焦生活照料、安全看护及平衡膳食知识;
- 能管:培养机构运营、课程开发等管理能力。
通过这一模式,学生不仅能掌握婴幼儿发展的科学规律,还能具备托育机构运营的综合素质,实现“托幼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均衡发展。
二、课程体系:“三线并进”与“岗课赛证”互融
专业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两大模块。基础课程包括《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与职业伦理》《婴幼儿生理基础》等,夯实学生对婴幼儿生理、心理及营养学的理论基础;核心课程如《婴幼儿回应性照料》《托育机构管理实务》等,则侧重培养实操能力。此外,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认证(如母婴护理师、幼儿照护中级证书)紧密对接,并融入职业技能竞赛内容,形成“课岗证赛”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实践教学:校企协同与场景化实训
专业依托模拟幼儿园、实体托育机构等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婴幼儿生活照料、急救处理等场景化训练。校外与滁州市多家高级托育机构合作,通过岗位实习、校企联合研发课程,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例如,学生需在托育机构完成婴幼儿游戏活动实施、健康管理等实习任务,强化职业适应能力。
四、职业发展:多元化就业与升学通道
毕业生可从事托育机构教师、健康管理师、家庭育婴师等职业,覆盖托幼机构、早教中心、妇幼保健院等领域。同时,专业支持学历提升,可衔接高职本科的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或普通本科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近年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如全国一等奖、省级二等奖),展现了较强的竞争力。
五、专业特色:师资与科研双轮驱动
专业拥有师德高尚、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其中高级职称占比59.1%,硕士以上学历达63.6%,并聘请医院、幼儿园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教研团队承担国家级课题5项、省级课题1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73篇,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此外,通过智慧托育服务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综上,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通过复合型课程设计、产教深度融合及科研支撑教学,培养出兼具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托育人才,成为区域职业教育领域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