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外国语学院的应用越南语专业依托地缘优势与创新教学模式,已成为全国同类专业中的佼佼者。根据校友会2025年最新排名,该校越南语专业位列全国第二,其人才培养体系融合了“翻转课堂”理念与国际化实践路径,形成“外语+专业模块+跨文化能力”的特色架构。专业建设紧密对接中越经贸合作与区域发展需求,通过“3+1”跨国培养模式、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及丰富的学科竞赛活动,构建起多维度的语言应用场景,为“一带一路”建设输送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该专业采用“核心语言能力+职业化模块”的双轨制架构。基础阶段聚焦越南语语音、视听说、翻译理论与实践等核心课程,强化语言基本功训练;进阶阶段设置国际贸易、旅游管理、企业管理三大职业模块,融入商务越南语、越南语口译等实践性课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引入“最新发展区”理论进行课程开发,通过动态调整教学内容难度与跨文化案例比例,确保学生实现从“语言学习者”到“行业从业者”的认知跃迁。这种课程设计使毕业生能灵活应对外贸洽谈、跨境旅游策划、跨国企业管理等多元场景。
教学模式创新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通过翻转课堂的深度应用,形成“课前视频学习-课堂互动研讨-课后反思提升”的闭环学习生态。教师团队开发了包含3D动画、情景模拟视频的数字化资源库,学生可自主完成语法点解析与文化背景学习,课堂时间则用于项目式学习与角色扮演。例如在《旅游越语》课程中,学生需分组设计跨境旅游线路并通过双语路演完成方案答辩,此类实践占课程评价的40%。这种模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024年校内越南语口译选拔赛中,90%参赛者达到商务口译中级水平。
国际化培养路径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专业实施“3+1”本科培养与“2+1”专科培养模式,所有学生第三年均赴越南合作院校(如河内大学)进行沉浸式学习。合作院校提供定制化课程包,包含越南经济法规、跨境电子商务等实务课程,并安排学生在越资企业实习。据统计,2024届毕业生中,68%通过该渠道获得跨境企业就业机会,平均起薪较纯国内培养模式提高32%。此外,学院与七星海城市等中越合作开发区建立人才直通机制,实现“学习-实习-就业”链条无缝衔接。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呈现“以赛促学、以岗验学”的特点。除常规的同声传译实验室、东盟文化体验馆等硬件设施外,学院每年举办东南亚风情周、越南语戏剧节等品牌活动。在2024年广西大学生非通用语技能大赛中,该校选手包揽越南语口译赛项前三名,其信息传译准确率与跨文化应变能力获评委高度评价。就业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在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导游、外交翻译等领域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其中26%毕业生三年内晋升为项目主管或区域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