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立足行业需求,通过产教融合与教学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国家级改革试点专业和天津市“十三五”优质骨干建设专业,该专业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构建了覆盖旅游服务全链条的课程体系,并与故宫、迪士尼等知名文旅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展现出鲜明的职业导向性和实践性。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旅游服务业的前沿岗位需求,围绕酒店接待、旅行社运营、景区管理、文旅策划四大领域,培养具备人文素养、数字营销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从业者。课程体系强调“理论+实践+创新”的融合,如《导游业务》课程通过84学时的实训模块,系统训练带团技巧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数字旅游运营与管理》等新课程则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学生应对智慧旅游发展趋势的能力。
专业课程设置呈现三大特色:
- 模块化分层教学:基础课程涵盖旅游历史文化、服务英语等通识内容,核心课程聚焦旅行社经营、景区服务等实务操作
- 数字化转型:新增《旅游新媒体营销》等课程,结合DeepSeek大模型开发的智能教学平台,实现作业批改智能化、案例分析实时化
- 地域文化融合:通过《河南特色旅游》等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能力,并延伸至中医药文化体验等跨界领域。
校企合作网络构建起“实习+就业+研发”三位一体平台。与知行文旅等企业共建的实训基地,提供文旅项目策划、智慧景区运营等真实岗位训练。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学院与巴基斯坦鲁班工坊合作开展的国际产教融合项目,将旅游人才培养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结合,学生可参与跨境旅游线路开发、文化遗产保护等跨国实践,年均服务国际研学超1800人次。
教学团队由“双师型教师+行业专家”组成,校内教师100%具备研究生学历和企业实践经历,并聘请故宫博物院专家、文旅集团高管等18位行业导师。这种师资配置支撑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近三年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8项,其中导游服务赛项实现天津市一等奖零的突破。实训条件包含3D模拟导游室、茶艺调酒实训中心等10个专项实验室,配备AR景区导览系统等数字化设备。
从就业数据看,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京津冀文旅圈,在主题公园运营、智慧旅游推广等新兴领域表现突出。学院通过动态更新的《人工智能通识教程》数字资源库,持续强化学生数据分析和智能工具应用能力,使其在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中保持竞争优势。这种将传统服务技能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正推动该专业成为区域旅游人才培养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