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甘肃省唯一一所航空类公办高职院校,其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依托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与航空产业需求,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聚焦低空飞行器维护领域,注重航线维护、定检维修等核心技能的培养,课程设置涵盖航空机械、电子技术到机型维护的全链条知识,并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能力。其培养目标紧扣航空产业升级需求,致力于为通航企业输送具备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强调德技并修,要求学生不仅掌握通用航空器构造与维护、燃气涡轮发动机系统等专业知识,还需具备职业综合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例如,学生需熟悉罗滨逊R44、贝尔等主流直升机机型的检修流程,能完成航前、航后及短停时的检查维护工作。这种培养模式既注重基础理论,又突出行业规范与岗位适应性,确保毕业生能胜任通航企业航线维护、部件修理等核心岗位。
课程体系设计体现“岗课赛证”融合特色:
- 专业基础课程:如工程制图、空气动力学基础,夯实航空器结构与飞行原理基础;
- 核心课程模块:涵盖固定翼飞机与直升机构造、活塞与燃气涡轮发动机维护,重点培养机型专项维修能力;
- 拓展课程:包括无人机维护、航空维修管理,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 实践课程占比超40%,涉及标准线路施工、旋翼系统维护等12项核心技能实训。这种“理论+仿真+实机操作”的阶梯式训练,有效衔接企业真实工作场景。
实践教学环节依托校内飞机综合实训室、发动机拆装实训室等先进设施,开展三类实训:
- 基础技能:工具使用、机务安全防护;
- 专项技能:航空硬/软管路施工、传动部件校装;
- 综合能力:通航器勤务与航线维护、故障诊断。同时引入生产性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维修任务中掌握爆炸物识别、X射线图像分析等关键技术,强化岗位胜任力。
就业方向覆盖通航全产业链,毕业生可进入通航公司机务工程部从事航线维护,或在航空器大修厂承担定检与改装工作,亦可向航空器制造企业的技术管理岗位发展。数据显示,从业2年者平均月薪达7100元,5年经验者可增长至9600元,职业成长性与待遇优势显著。学院与中航工业兰州万里等企业建立订单培养合作,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形成“教学-实训-就业”闭环。
学院的竞争优势在于:
- 军民融合办学特色,课程内容对接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与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
- 双师型教师占比80%,拥有省级专业带头人及航空维修资深技师;
- “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等职业资格。这种以“技能甘肃”为引领的培养模式,使该专业成为西北地区通航维修人才的核心供给源,助力重振兰州制造与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