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依托区域产业布局与学校资源优势,形成了独特的办学模式。该专业自2001年创办以来,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电气行业需求为导向,结合阳江海上风电产业集群的发展机遇,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其课程设置覆盖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原理、风能与风力发电技术等核心领域,同时配备高电压与雷电防护实验室、电力电子与新能源发电实验室等19个现代化平台,总资产达2300余万。这些硬件设施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强力支撑。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电能生产、传输与利用的专业知识,并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体系强调强电与弱电结合、电气与电子并重,例如主干课程包括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同时融入电子工艺与企业实习等实践环节。这种“理论教学+综合实验+企业实践”的立体化模式,使学生既能应对传统电力系统的技术挑战,又能适应新能源领域的前沿需求。
实践平台建设是该专业的重要特色。阳江校区与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并与阳江市电机工程学会、广东电网阳江供电局等24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学生可参与葛洲坝电厂500KV变电站等实习项目,或在三菱电机杯全国大学生竞赛等平台展示创新能力。这种“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资源整合,为学生提供了从实验室到产业一线的全链条成长路径。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进入电网公司、发电集团从事系统设计与运维,也可投身电力电子、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阳江作为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基地,为专业人才提供了大量本地化就业机会,例如海上风电设备研发与智能电网建设等岗位。此外,专业还通过华南理工大学阳江研究院等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助力学生在国防科工、科研机构等领域拓展职业空间。
从招生与培养规模来看,2024年该专业计划招生60人,学费为6850元/学年,选科要求为物理类且不限再选科目。相较于校本部,阳江校区的地方专项计划和校企联合实验室进一步凸显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未来,随着校区二期工程的扩建与泳池配套用房等设施的完善,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将同步升级,为专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