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作为该校传统优势学科,历经四十余年发展积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育人体系。该专业自1996年开始本科招生,2021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并入选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展现出强劲的办学实力。通过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构建了覆盖师德养成、教学技能、科研能力的三维培养框架,致力于为中学思政教育和社会治理领域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以“明体达用”为核的育人体系
专业秉持“明体达用”办学理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课程体系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三大支柱展开。主干课程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等理论课程,同时设置中国哲学史、政治经济学等拓展性课程,形成“基础+深化+实践”的递进式知识结构。教学过程中注重标准化与个性化结合,例如通过“读学讲悟”活动和“明达讲堂”,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教学创新意识。
二、实践能力与学术创新的双轨驱动
专业建设突出实践性和文化价值性,拥有省级基地2个、市级实践教学基地11所,并与湖州市4所中学建立长期见习合作。学生可通过“田家炳杯”师范生技能竞赛、“挑战杯”学术竞赛等平台提升实战能力,近五年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7项、“互联网+”国赛金奖1项,在第十八届挑战杯红色专项赛中斩获一等奖。科研支持方面,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为学生提供深度参与课题研究的机会。
三、高就业率与多元化发展路径
该专业初次就业率连续三年超过98%,其中70%毕业生进入镇海中学等事业单位,20%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研究生,部分学生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党政机关。就业竞争力源于“3个八学期连贯”培养体系:
- 师德养成:通过“中特青年说”等活动强化职业使命感;
- 教学技能:依托省级名师工作室和微课比赛提升授课水平;
- 素质拓展:组织反邪教社会实践等特色项目,团队连续四年获省级特等奖。
四、学科优势与区域服务协同发展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市级重点学科,专业依托“两山”理念研究院和湖州马克思主义讲习所,将地方文化融入教学。例如在课程中解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地方实践案例,推动学生从区域治理视角理解思政教育的现实价值。这种“专业-文化-社会”联动模式,使毕业生不仅能胜任中学思政教学,还可参与基层党建、政策研究等多元化岗位,真正实现“立足湖州,服务浙江,面向全国”的人才培养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