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重组是企业解决财务困境的重要方式,其会计处理涉及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和损益确认等核心概念。根据会计准则,债务人需根据清偿方式调整债务账面价值,债权人则需评估重组对债权价值的影响。不同清偿方式下,会计分录呈现显著差异,需结合具体情形分析。
对于以现金清偿债务,债务人需将应付账款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例如某公司应付账款账面为100万元,实际支付80万元时:借:应付账款 100万
贷:银行存款 80万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 20万
债权人则需将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与收到现金的差额确认为损失。若原应收账款120万元,计提坏账20万元后收回80万元:借:银行存款 80万
坏账准备 20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20万
贷:应收账款 120万
在非现金资产清偿场景中,债务人需确认资产转让损益。假设以公允价值90万元的存货(账面70万元)抵偿100万元债务:借:应付账款 100万
贷:库存商品 70万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 30万
债权人则按受让资产公允价值入账:借:库存商品 90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1.7万
坏账准备 20万
贷:应收账款 120万
投资收益 1.7万
当采用债务转为资本方式时,债务人需将股份公允价值与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损益。若债权人取得公允价值95万元的股权(股份面值80万元):借:应付账款 100万
贷:股本 80万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5万
投资收益 5万
债权人则按股权公允价值确认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 95万
坏账准备 20万
贷:应收账款 120万
投资收益 -5万
涉及修改债务条件的情形,需重新计量债务公允价值。若原债务100万元修改后公允价值为85万元:债务人处理:借:应付账款 100万
贷:应付账款——重组后 85万
营业外收入 15万
债权人则:借:应收账款——重组后 85万
坏账准备 10万
营业外支出 5万
贷:应收账款 100万
对于组合清偿方式,需按清偿顺序处理。假设债务人以现金20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的设备和30万元股权清偿100万元债务:借:应付账款 100万
贷:银行存款 20万
固定资产清理 60万
股本 25万
资本公积 5万
投资收益 10万
债权人则需按公允价值分配:借:银行存款 20万
固定资产 60万
长期股权投资 30万
坏账准备 10万
贷:应收账款 100万
投资收益 20万
上述处理均需关注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特别是非现金资产和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需符合市场评估标准。同时,坏账准备的冲减顺序直接影响损益确认,债权人需优先用已计提准备抵减损失差额。实务操作中还需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对或有事项、税费影响等特殊情形进行补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