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苏省首个获批的"网络空间安全+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该项目开创了"新工科+新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路径。依托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全国首批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单位)和法学院(国家A级学科建设点)的跨学科资源,项目聚焦网络强国与依法治国战略需求,构建了技术能力与法治思维双链提升的育人体系。数据显示,2024届双学位毕业生就业率突破95%,在网络安全法治、数据合规治理等领域形成显著人才输出效应。
学科根基与培养特色
专业以"技术筑基、法治铸魂"为核心理念,构建网络安全技术、数据合规治理、网络犯罪防控三大特色方向。独创的"双链提升"培养模式,将密码学、网络攻防等工科课程与网络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学课程深度融合,形成"代码+法条"双核心能力矩阵。必修课程包含《区块链安全技术》(国家精品课程)与《网络空间国际法》(全英文课程),配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研究基地和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双实践平台,实现工程素养与法治意识的协同培养。
课程体系实施三阶递进架构:
- 技术筑基层:涵盖《密码学原理》《操作系统安全》等16门核心课程,累计课时达720学时
- 法理融合层:设置《数据安全合规实务》《网络犯罪电子取证》等交叉课程群,案例教学占比40%
- 实践创新层:开发《元宇宙空间治理》《AI司法辅助系统设计》等12门前沿课程,嵌入蚂蚁集团数据合规平台实战训练
师资力量与科研支撑
专业汇聚跨学科精英团队,其中:
- 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网络空间安全方向)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法学方向)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4人
- 具有联合国网络安全专家组任职经历教师占比30%
科研平台形成"三位一体"创新矩阵:
- 江苏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主导制定《数据跨境流动安全标准》
- 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法治研究中心:承担85%省级网络安全立法草案起草
- 法律科技联合实验室:研发智能合约司法审查系统获7项国家专利
实践能力与培养优势
实践教学构建四维能力模块:
- 攻防实战能力:年均参与50次网络靶场演练
- 合规设计能力:为字节跳动等企业完成30份数据合规方案
- 司法辅助能力:参与200例电子证据司法鉴定
- 国际谈判能力:组织模拟联合国网络犯罪公约谈判
独创的"双导师制"培养路径:
- 学术创新轨:大二进入院士课题组,近三年本科生发表CSSCI/SCI双检索论文9篇
- 行业实践轨:与公安部网安局、华为等共建20个实训基地,提供1000小时岗位实践
就业竞争力与发展前景
毕业生形成三维就业格局:
- 网络安全执法:35%进入网信办、公安网安部门
- 数据合规管理:30%任职阿里云、腾讯等科技企业
- 司法科技研发:20%加盟华宇软件、科大讯飞
- 学术深造:15%赴剑桥、斯坦福攻读网络法学博士
数据显示,2024届毕业生起薪均值1.2万元/月,在国家网络安全水平考试中通过率超行业均值25%。这种融合技术锐度与法治深度的培养模式,正在重塑中国网络安全法治人才的新标准。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