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绿色生物制造技术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之一,属于生物与化工大类下的生物技术类专科层次,学制三年。该专业立足国家能源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通过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模式,培养掌握生物转化技术和智能控制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随着生物制造产业在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该专业成为服务石化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点。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构建了“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的教学框架。基础课程包含绿色化学、微生物学基础和电工电子技术,为后续技术应用奠定科学基础。核心课程聚焦生物炼制技术、工业生物催化技术等前沿领域,其中生物质绿色转化技术课程通过模拟生物基材料预处理流程,使学生掌握利用秸秆、藻类等可再生资源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关键技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节能减碳与清洁生产技术课程融入碳足迹核算和清洁生产认证标准,强化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实践教学环节采用“1.5+1.5”工学交替模式,前三个学期完成理论教学后,学生将进入企业开展为期一年半的实训。实训基地覆盖生物质化工产品生产车间和发酵工程智能控制平台,重点训练现代发酵操作、生物反应器调控等核心技能。学校与中原油田、盛通聚源等企业共建的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提供真实项目案例,例如在2024年实训中,学生团队参与开发了以废弃油脂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工艺优化项目。
师资队伍呈现“双师型+行业专家”复合结构。专职教师中70%具有双一流高校教育背景,同时聘请120余名石化企业高级技师担任兼职教授。教学团队开发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将工匠精神融入技术教学,例如在绿色生产过程管理课程中,通过中原油田劳模案例解析企业安全规范与质量管理体系。这种“匠大师带匠小哥”的培养方式,使学生既能掌握工业仪表自动化技术等硬技能,又能理解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产业理念。
就业前景方面,该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生物合成、生物加工和绿色生产管理三大岗位群。2023届毕业生中65%进入中石油、中海油等国企,30%入职裕龙石化等大型民企,部分优秀学生通过“国际人才定向班”输送到海外项目。值得关注的是,专业设置的接续培养通道支持学生升学至合成生物技术高职本科或生物工程普通本科,形成完整的职业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