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以服务区域产业需求为导向,紧密对接阳江千亿五金刀剪产业、海上风电基地等地方支柱产业。该专业依托材料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阳江分中心和华南理工大学阳江研究院,构建了“学院—研究院—产业学院”协同育人体系,形成了理论教学+科研实践+产业应用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其课程设置突出金属材料成形工艺和智能制造技术,通过校企联合实验室和订单班模式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课程体系:强基础与重应用的交叉融合
该专业课程体系以机械设计与材料科学为核心,构建了层次分明的知识模块:
- 基础理论:包含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夯实工程力学基础;
- 专业核心:聚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原理、模具CAD与CAM,强化金属材料加工与模具设计能力;
- 特色选修:设置五金刀剪材料应用、海洋工程防腐技术等方向课程,直接对接阳江产业需求。实验课程占比达30%以上,覆盖材料制备实验室、扫描电镜实验室等11个科研平台,学生可参与合金材料服役安全评价等前沿课题研究。
人才培养:产教协同与工匠精神的双重驱动
专业通过五金刀剪学院、海上风电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生产”全链条协同:
- 实景教学:与阳江十八子集团、广青科技等龙头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开展刀剪加工工艺实地操作;
- 订单培养:企业工程师参与课程设计,学生毕业前即可进入模具设计、成形工艺优化等岗位定向培养;
- 创新训练:推行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近三年学生主导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开发等项目获省级以上奖项20余项。
科研支撑:实验室集群赋能技术突破
专业依托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设备总值超2000万元)开展尖端研究:
- 研究方向:涵盖3D打印技术、塑性成形CAE模拟、耐蚀合金开发,其中海洋工程构件防腐课题获广东省重点专项支持;
- 技术转化: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攻关的高强轻量化刀剪材料已应用于阳江80%以上五金企业,年产值提升超15%。
就业前景:区域产业需求拉动高匹配度就业
2025年首届毕业生面临旺盛市场需求:
- 行业分布:60%岗位集中于五金制造、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领域,模具工程师、材料研发岗平均起薪达8000元/月;
- 地域优势:阳江本土企业如张小泉智能制造中心、明阳智能提供专项招聘通道,2024年秋季招聘会吸引120余家企业释放近2000个岗位;
- 升学路径:15%毕业生选择攻读材料与化工、先进机械等方向硕士,本校区2025年将新增学术型硕士点实现无缝衔接。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