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学院金融学专业立足现代金融行业需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形成了鲜明的国际化与实践化特色。该专业依托商科云平台共享实验室与校企合作资源,构建了“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具备经济管理、金融法规、数据技术等复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课程设置到实践平台,从师资力量到升学就业,其培养体系展现出多层次的优势支撑。
专业定位:聚焦行业需求,强化复合能力
金融学专业面向金融服务、财富管理、投融资三大领域,培养目标明确指向银行从业、证券投资、保险营销等岗位能力。课程体系融合金融科技、财富管理、商务数据应用等模块,突破传统金融学科边界,引入Python编程、Tableau数据可视化等技术类课程,强化学生智能化投融资决策与数据化金融场景展示能力。同时,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等合作开设硕士预科课程,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国际通道。
教学模式:情境化实践与产教深度融合
专业推行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下路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沉浸式体验:依托校内金融与证券投资实验室、大数据智能实验室,模拟真实交易场景;
- 嵌入式培养:联合中国农业银行、招商证券、平安保险等企业建立2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开展项目实操;
- 以赛代练机制:组织学生参与全国经济决策虚拟仿真实验大赛、东方财富杯金融挑战赛等赛事,近三年获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20余项。
这一模式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金融行业的技术变革与岗位需求。
师资力量:双师型团队与行业资源整合
专业拥有一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16名专职教师中,14人具备证券、银行、保险从业经验,11人拥有海外留学背景。学科带头人赵丽教授作为沈阳市拔尖人才,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9项,主导建设金融与证券投资实验实训室,引入智盛智慧金融深度学习平台,推动教学与行业前沿接轨。此外,外聘12名证券、银行高管参与课程设计,确保教学内容紧贴市场动态。
升学就业:多元路径与高质量成果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5%以上,主要流向银行、证券、保险、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单位包括中国银行、中信建投、泰康人寿等头部机构。升学方面,学生可攻读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等硕士专业,或通过国际预科进入悉尼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等海外高校。专业在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排名中获评六星级应用型A专业,彰显其社会认可度。
总结:创新驱动下的应用型金融教育
沈阳城市学院金融学专业通过课程模块创新、实践平台共建、师资跨界整合,构建了“书证融通+国际化”的培养生态。其特色不仅在于将CFA考试内容嵌入课程体系,更体现在以金融科技为引擎的学科交叉探索。对于追求复合能力与行业竞争力的学生而言,这一专业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内到国际的立体化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