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黑龙江省唯一开设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专业的高校,齐齐哈尔大学依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深厚积淀,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影视创作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12年成立以来,已形成"理论教学+实践创新"的双轨培养模式,通过小班授课和本科生导师制实现个性化培养,近年研究生升学率接近20%,应届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展现出强劲的专业竞争力。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专业强调基础理论与创作实践并重。核心课程包含《创作》《中外电影史》《剧本分析》等理论课程,同时开设视听语言、短片制作等实践类课程。特别注重对经典剧作的深度研读,通过中外戏剧史和影视作品赏析课程构建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这种课程结构使学生既掌握编剧概论等理论知识,又能通过剧本写作训练提升实操能力,形成"阅读-分析-创作"的完整能力链。
实践教学环节呈现三大特色亮点:
- 校企合作平台:与齐齐哈尔话剧团、神鹤影视传媒等10余家单位建立实习基地
- 品牌实践活动:每年举办剧本创作大赛、主题电影周,累计产出优秀剧本200余部
- 双师型教学:聘请艾平、朱宏宇等9位业界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开设实践工作坊
培养模式创新体现在全过程考核体系改革。专业打破传统期末考试的单一评价方式,构建包含日常写作训练、面试答辩、作品集评审的多元评价体系。特别是在毕业创作环节实行"选题论证-剧本创作-作品展演"的三阶段考核,近五年学生作品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等赛事中获奖30余项,印证了培养方案的有效性。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在三大领域发展:
- 影视传媒行业:约35%进入电视台、影视公司从事编剧、策划
- 教育领域:20%毕业生担任中小学戏剧指导教师
- 文化管理:15%就职于文化馆、文联等事业单位专业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和创新创业训练,使学生具备剧本创作、影视评论、文化策划等复合能力,近年更有毕业生创立鹤城影视工作室等创业实体,展现出良好的职业发展潜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