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作为该校历史最悠久的本科专业之一,始终以"基础扎实、应用导向"为培养核心,形成了师范教育与数据计算双轨并行的特色体系。该专业依托44名专任教师团队,其中包含8名教授、7名副教授和17名博士,构建起覆盖数学理论、计算机技术、教育实践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为不同职业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多元选择。
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通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基础课程筑牢理论根基,同时设置Python语言、数据建模等前沿技术课程强化应用能力。其独创的"双方向培养"模式将师范方向聚焦于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职业素养训练,数据计算方向则侧重大数据技术与数值方法的实践应用。这种"理论+实践"的课程架构,使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家级赛事中屡获佳绩,近五年累计斩获省级以上奖项100余项。
专业建设特别注重师资能力提升,通过"双能型教师认证"机制推动教师转型发展。现有28名双能型教师主持完成15项省级教研项目,并建成3个省级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学科竞赛驱动"培养路径,通过数学软件实训、数学实验项目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理论转化为解决金融分析、数据建模等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第三方调查中取得专业认可度全校前茅的优异成绩。
该专业的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
- 教育领域:约35%毕业生进入中小学从事数学教学,其师范方向特有的数学教学论课程体系与2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形成有效衔接
- 金融科技:数据计算方向毕业生凭借统计预测与决策等课程积累,在银行、证券机构承担风险评估与量化分析
- 信息技术:近20%毕业生进入计算中心从事算法开发,其掌握的最优化方法与数据库原理知识契合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专业通过产教融合项目构建起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校地服务项目累计开发数学模型30余个,学生参与的市场调查分析等实战项目直接对接企业需求。这种"真题真做"的培养方式,使近五年毕业生中涌现出20余名博士研究生,更有创业团队依托数据可视化技术成功孵化科技企业。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深化发展,该专业在保持传统师范优势的同时,正加速向智能计算、金融科技等新兴领域延伸拓展。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