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师范)专业作为安徽省较早开设的师范类音乐学科,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已成为培养中学音乐教育人才的重要基地。该专业依托音乐学省级综合改革试点学科和声乐校级优秀课程,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5%以上。其核心优势体现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和就业路径四个维度。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为根基,强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等学校音乐教师及教育管理者。课程设计紧扣《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通过教育学基础、音乐教学设计等模块,强化学生的教学能力。同时,专业还承担向更高层次教育输送研究型人才的任务,2013年起开设课程与教学论(音乐)硕士研究生方向。
课程体系采用“必修+选修”双轨制。必修课包含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等专业技能课程,以及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等理论课程。特色选修课如音乐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音乐文献学着重提升学术素养,而合唱指挥、民乐合奏等实践类课程则通过排练厅、琴房等设施开展,强化舞台表现力。学生还需完成教育实习和毕业音乐会,实践学分占比超过30%。
教学资源方面,学院拥有两座庭院式音乐楼,配备国内领先的MIDI音乐制作系统和60架数码钢琴。琴房总量超200间,舞蹈房、排练厅面积达4000平方米,可支持民乐合奏乐队、歌剧排演等综合艺术实践。师资队伍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70%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3人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
就业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约42%毕业生进入中小学任教,另有部分任职于高等院校或艺术培训机构。为提升竞争力,专业开设意、德、法语语音与艺术歌曲课程,助力学生参与国际交流。近年考研率稳步提升,学生可报考本校课程与教学论(音乐)硕士或国内其他艺术院校。2024年安徽省内录取平均分为518.95分,专业热度持续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