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的化学(师范)专业立足师范教育传统,融合现代化学学科发展需求,形成了以“明体达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1958年设立以来,已培养近千名毕业生,涵盖基础教育、科研创新和行业应用等领域。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及多元化的学科竞赛支持,专业致力于培养兼具化学学科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更以化学学科ESI全球前1%的学科实力和省级实验教学平台为支撑,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目标与核心课程体系
该专业以“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为定位,强调培养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四大基础化学课程及实验模块,同时融入教育学基础、化学教学论等师范教育课程。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的模块化设计,学生不仅能掌握化学知识体系,还能系统学习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教育技能。例如,化学教学论课程结合微格教学训练,使学生掌握从教案编写到课堂实施的完整教学流程。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专业构建了“教、研、赛”一体化的实践培养体系:
- 实验教学平台:依托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湖州市重点实验室,开展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及创新性研究实验;
- 学科竞赛机制:学生在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浙江省“挑战杯”等赛事中屡获佳绩,近五年获省部级以上奖项40余项;
- 科研反哺教学: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比例超90%,通过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形成“科研问题→实验设计→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链。
就业方向与职业发展优势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基础教育领域,近三年教师资格证通过率超85%,部分学生进入宁波、湖州等地优质中小学任教。同时,“一专多能”培养模式拓宽了职业选择,学生可在化工、环保、制药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或管理。例如,2024届毕业生童舒琪凭借扎实的学科基础和教育实践能力,以综合第一成绩考入宁波市属学校。此外,专业考研深造率保持在20%-30%,部分学生进入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继续攻读化学或教育硕士。
专业建设与学科支撑
化学(师范)专业于2021年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2023年入选湖州市“十四五”一流学科与一流专业。学科建设方面,化学学科依托浙江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在环境化学、材料化学方向形成研究特色,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发表SCI一区论文40余篇。师资队伍中,博士占比83%,拥有省高校领军人才、市“1112”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水平教师,为教学与科研提供双重保障。
招生要求与未来发展
专业对考生的化学学科基础和教育情怀有明确要求,色觉异常(色弱、色盲)者受限报考。未来,专业将深化“校地协同”机制,进一步拓展与中小学、化工企业的合作,强化师范生实习基地建设,同时依托化学学科ESI全球前1%的学术影响力,推动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对于有志于化学教育与科研的学生而言,这一专业既是通往教师职业的桥梁,也是探索科学前沿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