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工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以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为核心目标,紧密对接国家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需求。该专业通过工学学士学位的四年制培养体系,构建了涵盖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规范等多领域的知识框架。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房屋建筑学、工程结构等土木工程基础,还需精通工程经济学、工程造价管理等核心课程,形成“技术+管理”的双重能力结构。专业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例如BIM技术原理及其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直接对接行业数字化趋势。
在课程体系上,该专业突出三大维度:
- 技术基础层:以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施工等课程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 经济管理层:通过运筹学、工程招标与投标、工程合同管理等课程培养项目管理思维;
- 数字化工具层:引入智能问答系统支持的招生咨询平台(接入DeepSeek大模型),以及BIM技术、计算机辅助软件等前沿工具应用。
专业特色体现在产教融合与实践导向:
- 校企协同培养:依托建筑科学与土木工程学院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资源,与华为等企业共建实验室,例如人工智能生态展厅中裸眼3D、智能机械臂等设备为学生提供开发实践平台;
- 双师型教学团队:教师团队包含注册造价工程师等行业专家,近五年承担3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
- 职业资格衔接:课程内容覆盖造价工程师考试大纲,毕业生可从事全过程造价咨询、工程审计等工作,并具备报考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资质的基础。
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呈现多元化路径:
- 工程咨询领域:在工程(造价)咨询公司、会计审计事务所承担投资估算、竣工决算等业务;
- 开发与施工企业: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从事成本控制、招投标管理;
- 公共部门与教育:进入政府部门基建部门参与项目监管,或赴高校从事工程造价教学;
- 深造与创新: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硕士方向,或参与智能建造、绿色建筑等新兴领域研究。
该专业通过“博雅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三位一体模式,塑造具备国际视野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例如,工程计价学课程采用真实项目案例教学,学生需完成从工程量清单编制到造价分析的全流程作业;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室提供智慧城市沙盘、工业质检设备等实训场景,强化数字化造价管理能力。这种培养体系使毕业生在全过程工程咨询、智能建造等新兴领域具有显著竞争优势。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