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的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紧密对接轨道交通产业升级需求,依托双高计划建设背景,形成了产教融合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为核心,通过校企合作订单班、国家级实训基地等平台,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设备制造、工程实施等领域输送技术技能人才。专业建设充分融合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方向,其课程体系覆盖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培养。
在培养目标层面,该专业着力塑造具备工匠精神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电气控制技术、PLC编程等核心技能,同时注重城轨FAS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等专项技术训练。课程设置突出系统性,构建了由基础课程到专业模块的阶梯式教学链:
- 基础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概论
- 专业核心:城市轨道交通通风与空调工程、屏蔽门检修技术、综合监控系统维护
- 技术拓展:变频伺服控制、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检测系统
实践教学体系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校内建有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实训室,配备全数字倾斜摄影测量系统、轨道精测精调系统等价值5307万元的先进设备,可完成风水电系统调试、门梯设备检修等16类实训项目。校外与合肥地铁集团、滁州轨道交通等企业共建10余个基地,通过工学交替模式实施岗位轮训,确保学生掌握电扶梯检修、环控系统运维等实操能力。
在职业发展路径设计上,专业构建了双重晋升通道:
- 技术序列:从初级检修工向系统工程师进阶,覆盖设备调试、故障诊断、技术改造全流程
- 管理序列:由现场技术员发展为工班长、车间主任,强化运营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毕业生可考取高压电工证、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证书等6类职业资格,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95%以上,主要服务于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企业。该专业通过滚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机制,动态对接行业新技术标准,确保教学内容始终与全自动运行系统(FAO)、智慧车站等前沿发展方向同步。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