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东方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该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依托应用型、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物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需求,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该专业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是近年来考生关注的热门选择。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与物联网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强调信息标识、获取、传输、处理等核心技能。课程体系分为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两大模块:
- 基础课程: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计算机原理等硬件相关课程,以及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软件核心课程。
- 新兴技术课程:增设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大数据处理和机器学习等内容,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这种课程结构既夯实了学生的理论基础,又通过云计算、计算机视觉等方向课程提升技术应用能力。
二、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
专业实践环节占总学时35%以上,形成“实验-设计-实习-项目”四层次培养链:
- 基础实验:如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调试,强化动手能力;
- 课程设计:包括数据库系统开发、物联网通信系统搭建;
- 工程实践:通过计算机工程实践、生产实习接触企业真实项目;
- 毕业设计:要求完成系统集成或产品开发类课题,例如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此外,学院与飞鹤现代产业学院合作,提供带薪储干培养机会,学生可参与企业技术攻关。
三、就业方向与行业竞争力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通信、金融、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具体岗位包括:
- 软件开发工程师(Java/Python方向)
- 物联网系统架构师
- 嵌入式设备调试工程师
- 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专员
根据校方数据,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部分学生进入百度、华为等科技企业,或通过校企合作直通渠道入职合作单位。专业优势体现在“双师型”师资团队(兼具学术背景与产业经验)以及省级重点实验室资源支持,尤其在工业网络与安全技术、服务机器人开发等方向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四、专业特色与录取信息
该专业突出“物联网+”交叉培养,将传统计算机科学与传感信息处理深度融合。学费为25000元/年,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024年在山东省录取最低分为444分(与省控线持平),黑龙江省内招生名额为理科本科二批5人,建议考生结合历年分数线与专业组选科要求合理填报。对于有意向深造的学生,学院作为全国首批民办硕士点高校,可优先推荐攻读本校或合作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生方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