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城市职业学院的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自2009年设立以来,已成为该校重点建设的财经商贸类专科专业。该专业以培养“精操作、善理财、懂数据”的金融工匠人才为目标,依托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的平台优势,形成了“校企合作、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2025年金融行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该专业通过课程体系创新、实训资源强化和升学就业双通道布局,展现出鲜明的办学特色。
课程体系构建上,采用“基础+核心+实训”的三层架构。基础课程如《金融基础》《管理学基础》《经济法基础》夯实理论根基,核心课程《证券投资实务》《商业银行基本业务》《期货投资实务》聚焦行业核心技能,而《金融产品营销实训》《证券投资实训》等实践课程占比超50%,通过区块链金融实训室、VBSE虚拟仿真平台实现“教学场景与职场环境无缝对接”。值得注意的是,课程内容动态追踪互联网金融、区块链等前沿领域,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同步。
教学模式呈现两大创新点:其一推行“课证融合”,将证券从业资格、基金从业资格等国家级考试内容嵌入课堂教学,2024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年均取得30+本行业资格证书;其二实施“以赛促学”策略,通过河南省模拟炒股大赛、银行业务技能竞赛等赛事,近三年累计斩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级奖项40余项。这种将职业技能转化为竞赛目标的培养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就业与升学双通道建设成效显著。就业方向覆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四大领域,毕业生平均起薪达8-15万元/年,理财师岗位最高年薪突破20万元。学校与大地财险、宇通集团等30余家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实现“2+1校企联合培养”。在升学方面,专升本率连续三年保持25%以上,2024届毕业生李雨濛成功考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印证了该专业理论教学与升学辅导的协同效应。
师资与实训资源构成专业核心支撑。学科带头人张复生教授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骨干教师徐宁远具有十余年金融系统实战经验。价值100万元的金融融合实训室配备智能投顾系统、证券交易模拟平台,可同时容纳60人开展全真业务演练。这种“双师型教师+智能化实训”的组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掌握快速点钞、假币识别、金融数据分析等8项实操技能。
该专业未来发展将深化金融科技方向探索,计划新增《智能投顾》《数字货币实务》等课程。对于2025年考生而言,选择该专业既能获得扎实的金融业务能力,又能在河南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中抢占先机。如何平衡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或许是每位学子需要思考的成长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