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专门培养宠物类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通过特色化教育体系,构建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面向快速发展的中国宠物行业,针对宠物经济产业链需求,培养具备全链条服务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其"岗课赛证融通"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深度结合,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体系。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三维能力培养框架。核心课程涵盖宠物解剖生理学、宠物营养与饲料、宠物疾病防治等基础理论,同时设置宠物美容与护理、宠物驯导技术等实践课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教学团队自主开发的《宠物美容与护理》特色教材,配套建设28个教学视频、14个微课及4000题题库,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资源库。这种课程体系既夯实专业基础,又强化宠物造型设计、行为纠正训练等实操技能。
实践教学环节呈现三大特色:
- 校企双元培养:与60余家宠物行业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引入企业导师参与课程设计
- 证书衔接体系:设立"1+X宠物护理与美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实施课证融通
- 赛教融合机制:通过承办省级宠物美容赛项、组织学生参加"雄鹰杯"等国家级赛事,形成"以赛促学"机制
专业建设依托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创新工作室形成支撑。24人专兼职教师团队中,包含3名教授、9名副教授及14名行业考评员,双师型教师占比79%。吴孝杰教授领衔的宠物美容与护理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工作室,开发出包含宠物SPA护理、创意造型修剪等12项特色实训项目。这种"大师引领+校企协同"的模式,确保教学内容始终与行业前沿技术同步。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覆盖:
- 宠物医疗机构:宠物医院诊疗助理、健康护理员
- 宠物服务企业:美容师、驯导师、门店运营主管
- 新兴产业领域:宠物殡葬服务、宠物保险专员
- 自主创业方向:宠物主题咖啡馆、宠物摄影工作室
该专业的培养成效在宠物行业快速发展期尤为显著。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催生宠物美容、驯导等岗位年均增长23%。毕业生凭借扎实的宠物繁育技术和疾病防控能力,在西北地区就业率达96%,部分优秀学员在"名将宠美"等企业成长为技术骨干。这种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宠物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