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焊接技术专业依托装备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构建了以"工匠精神+数字素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培养掌握焊接工艺编制、智能设备操作、焊接质量管控等核心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核电建设等领域具有显著竞争优势。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焊接工艺编制与实施、机器人焊接编程、焊接生产管理三大核心能力。通过引入双师型教师团队和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将国际焊工认证标准与1+X证书制度融入教学体系,确保学生具备电焊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焊接机器人编程与维护证书等职业资质。课程设置突出数字化焊接技术,开设焊接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焊接自动化技术等核心课程,强化熔焊过程与缺欠控制等关键技术模块的实践训练。
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 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图与CAD、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奠定理论基石
- 核心技能课程:
- 焊接工艺学与焊接质量检测
- 焊接结构生产与工装设计
- 特种焊接技术实操训练
- 智能技术模块:
- 焊接机器人编程与调试
- 智能焊接工作站运维
- 焊接过程数字化监控
师资团队建设颇具特色,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71%,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6%。依托张玮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劳模领衔),形成"企业导师+专业教师"的双元教学团队。实训基地配备30个焊接工位,配置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等离子切割机等先进设备,实现从传统手工焊接到智能焊接机器人操作的全流程训练。
就业网络覆盖中核集团、上海造船厂等龙头企业,毕业生可从事焊接工艺工程师(月薪6000-12000元)、智能焊接设备运维师等技术岗位。据2024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率持续保持98%以上,在江西省职业院校焊接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印证了"理论+实践+认证"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