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作为该校首批本科专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鲜明的师范教育特色。该专业立足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能胜任中等学校地理教学、教育管理及城乡规划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体系融合理论与实践,注重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基础学科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结合,并通过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的双重认证,彰显教学质量的权威性。
课程设置突出学科交叉与创新能力培养
专业课程涵盖三大核心模块:
- 基础理论: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构建学生对地球表层系统的认知框架;
- 技术应用:设置测量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强化空间数据分析能力;
- 教育实践:通过地理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系统培养师范技能。同时开设旅游规划与开发、城市规划方向选修课,为学术深造与职业发展提供多元路径。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多维能力平台
专业依托福建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村环境整治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形成“课堂+项目+竞赛”的实践链。学生需参与全国高校地理联合实习,完成教育实习基地的16周教学实践,并在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屡获特等奖与一等奖。这种“做中学”模式有效提升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
师资与科研支撑学科深度发展
专业教师团队包含闽江学者讲座教授、桐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博士占比达50%,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49篇。校企合作方面,与高科环保集团共建2000万元级联合实验室,与泉州市生态环境局合作建设大气环境超级监测站,为环境监测与区域规划研究提供尖端技术支持。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且前景广阔
近三年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14.4%-27%,进入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名校深造。就业方向覆盖地理教育、环境管理、城乡规划等领域,校友中涌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魏静、清华大学博士后贾慧等典型代表。专业通过文理兼收政策拓宽生源,选科要求明确地理为必考科目,确保学生具备学科基础素养。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