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自2015年成立以来,始终围绕江西省“2+6+N”产业布局和“1269”行动计划,通过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培养模式,致力于为地方经济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以AIGC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构建了覆盖文化创意、品牌策划、数字媒体等领域的课程体系,同时依托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将企业需求融入教学实践,形成“理论+技术+产业”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双重提升。通过引入产出导向(OBE)教育理念,明确要求学生毕业五年后需具备跨学科项目策划、市场洞察及自主创业能力。例如,学生需掌握文创产品设计和品牌推广的综合技能,能够运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完成品牌策划、广告制作等全流程项目,同时培养对本土文化的传承意识与全球化视野。
课程设置凸显前沿性与实践性,专业核心课程包括:
- 文创产品设计:聚焦地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的结合;
- AIGC广告创意与表现:探索AI工具在视觉传达中的创新应用;
- 信息可视化设计:培养数据驱动的图形表达能力;
- IP形象设计:强化品牌人格化与商业价值的转化能力。此外,课程融入项目制教学,例如与江西卓恒文化传媒集团等企业合作,让学生在真实案例中完成从创意提案到落地的全流程训练。
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方面,学院拥有20余位正副教授及40多名省级以上行业协会会员教师,其中杨昆昆等教师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国际大学生艺术年度奖等荣誉。学院配备视觉传达与互联网品牌实训室、数字媒体与虚拟交互实训室等实践平台,并与台湾辅仁大学、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国际化学习机会。
在产学研结合层面,学院与江西九天星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推动设计成果向市场转化。例如,学生参与的地域文化IP开发项目,已应用于婺源旅游推广等实际场景,实现了教学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对接。这种“校企协同”模式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也为江西文化创意产业注入了创新活力。
学生成果与就业前景方面,近两年该专业师生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70余项,毕业生可胜任品牌设计、数字媒体策划、广告制作等岗位,就业范围覆盖文化创意企业、电商平台及政府文旅部门。数据显示,超过80%的毕业生在省内就业,直接服务于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升级,部分学生通过自主创业成立设计工作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