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作为国内较早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的高校,自2014年依托土木工程专业招收首批学生以来,已形成独特的育人体系。该专业2020年入选福建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立足点,致力于培养掌握地下工程勘察设计、智慧运维等核心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其培养方案深度融合岩土力学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践的全链条培养模式。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专业以工程力学和地下结构设计为双核心,形成"理论-技术-实践"递进式架构。主干课程涵盖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基础学科,延伸至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工程施工等应用型课程。特别注重将BIM技术、地质雷达检测等现代技术融入教学,通过福建省隧道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先进设备,开展地下工程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
科研创新实力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 团队构成:拥有教授6人、博导4人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创新团队,半数以上成员具有海外研修经历,多人获评福建省杰出青年科研人才等称号
- 研究方向:聚焦隧道爆破振动控制、地下工程稳定性等前沿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授权发明专利45件
- 成果转化:研发的"新成岩法透水地基处理技术"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技术方案被厦门地铁、翔安机场等30余项重大工程采用
实践平台建设形成"三位一体"支撑体系:
- 校企协同育人:与中国交建、厦门轨道集团等建立实习基地,实施"双导师制"联合培养
- 科研反哺教学:将地铁9号线规划等真实项目纳入毕业设计,开发地下管廊智能监测等创新实验项目
- 国际化培养:开设全英文课程模块,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建岩土工程联合实验室
就业前景呈现"双高"特征:近三年一次就业率保持98%以上,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中建、中铁等央企,从事地下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等工程的技术管理。约25%学生进入同济大学等高校攻读研究生,部分优秀生源通过推免进入本校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深造。数据显示,毕业生五年内晋升项目负责人比例达63%,平均起薪高于同类专业15%。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