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作为新疆现代服务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龙头高职院校,其早期教育专业立足区域发展需求,构建了独特的育人体系。该专业以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为核心,通过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师德修养、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社会对婴幼儿早期发展重视程度的提升,这一专业正成为服务新疆托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紧扣“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理念,强调学生需掌握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科学照护技能。课程体系覆盖三大核心领域:一是婴幼儿卫生保健,包含疾病预防与急救处理;二是早期发展指导,涉及亲子活动设计与认知开发;三是教育管理能力,涵盖早教机构运营和家庭教育咨询。特别设置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操课程,使学生具备处理突发情况的专业素养。
课程设置呈现“全链条培养”特征。主干课程包括:
-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发展评价,通过仿真教具训练观察记录能力
- 早期教育环境创设,结合智能教具开发创新照护场景
- 自弹自唱与即兴伴奏,将艺术素养融入亲子互动教学同步开设的“双证”培养机制(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确保毕业生“双证率”达90%以上,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校—园—企”协同育人模式。学校与乌鲁木齐妇联幼儿教育集团等19家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形成:
- 校内实训基地:配备智能快递柜管理系统等数字化设施
- 校外顶岗实习:在托育机构完成200小时真实场景训练
- 技能竞赛平台:通过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检验教学成果例如在2025年新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生展示了婴幼儿生活照料和应急处理等核心技能,实践能力获得行业专家高度评价。
师资队伍建设突出“双师型”特色,85%以上教师具有托育师资格证或幼儿园保健医师资质。教学团队通过“岗课赛证”融通改革,将托育机构真实工作场景转化为教学案例。创新采用的“1+X”证书制度,将婴幼儿发展引导员等职业标准嵌入课程大纲,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更新。
从就业前景看,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社区早教机构和托幼一体化幼儿园,部分优秀人才进入家庭教育指导领域。随着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将更注重科研能力提升,通过开展婴幼儿早期发展研究,推动新疆托育服务标准化建设。数据显示,该校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5%左右,印证了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