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依托甘肃省唯一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办学基础,自2010年创立以来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该专业以“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为培养目标,构建了本硕博贯通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设置、实践平台、校企合作等方面均展现出独特优势,2022年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进入C-档,位居省属高校首位。其核心特色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分段培养体系是专业建设的基石。实施“2+1+1”培养模式,前两年完成高等数学、离散数学、C/C++程序设计等通识与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年分方向开展应用软件开发(Java/.Net)和嵌入式系统开发双师型教学;第四年进入华为、中软国际、甘肃万维等合作企业完成项目实战与毕业设计。2024年新增的鲲鹏实验班更聚焦国产化技术,将华为鲲鹏生态体系与人工智能融入课程体系,强化国产信息技术领域人才培养。
模块化课程群与重点学科支撑形成教学特色。专业构建了覆盖软件建模、项目管理、质量测试的课程体系,开设《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经济学》等核心课程。其中《数据库原理》获评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内容涵盖关系数据库理论、SQL语言、数据挖掘等领域,并延伸至研究生阶段的数据库系统与数据仓库高阶课程。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和软件工程硕士点,形成了本硕博贯通的学科链条,支撑学生向智能信息处理、工业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发展。
工程化实践平台与竞赛体系强化创新能力。学院建有国家Linux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甘肃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实验室,配备软件综合训练、嵌入式系统开发等专用实验环境。学生近五年获华为ICT大赛全球总决赛三等奖等国家级奖项170项,在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大赛、互联网+等赛事中累计获省级以上奖项1097项。特别设立的“羊掌柜”电商助农项目和“e路护航”禁毒宣传服务队,将专业能力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
双师型师资与产业联动机制保障培养质量。专职教师中博士占比60%,含省级领军人才5人,同时长期聘请微软、甲骨文、华为等24名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校企共建的杰普软件、万华金慧等实习基地,以及北京大学软件工程中心、清华大学智网中心联合培养项目,形成“校内导师+企业工程师”双指导模式。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19级学生黄振天更以优异成绩保送清华大学直博。
科研反哺教学的学科生态彰显发展潜力。专业团队在智能制造、网络安全、智慧医疗领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基金25项,发表IEEE Transactions系列论文60余篇,获发明专利98项。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面向服务的体系构架》《信息安全》等课程案例,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产业应用的完整知识链。学科交叉优势显著,与材料科学、控制工程等ESI前1%学科形成协同创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