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艺术职业学院作为国家级重点艺术高职院校,其国际标准舞专业凭借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在舞蹈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该专业以“多能一特长”为培养导向,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并与行业协会、教育集团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双主体教学”的创新模式,近年来更在全国体育院校舞蹈展演等赛事中斩获金奖,展现出强劲的专业实力。
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以“舞蹈基本功”为核心,覆盖技术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三大模块。核心课程包括摩登舞技术技巧、拉丁舞技术技巧、舞蹈编导与剧目等专项技能课程,同时融入音乐基础、中外舞蹈简史、艺术概论等理论课程,强化学生对舞蹈文化的系统性认知。例如,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教学法课程通过模拟课堂情境,培养学生从“会跳”到“会教”的转化能力,而体育赛事/文体活动策划与执行课程则侧重职业拓展能力。
教学模式上,学院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实践路径。依托15家国标舞实训基地,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企业课堂的校外实训,例如与艺合时代文化传媒共建的国际标准舞产业学院,定期邀请CBDF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教官张骁睿等行业专家开展名师课堂。这种“双导师制”不仅提供国际赛事级别的技术指导,更将舞蹈编创、赛事策划等岗位需求直接融入教学,实现毕业即可就业的培养目标。
师资力量是专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学院组建了由国家一级演员、国际级评审和国家级冠军教师组成的双师型团队,例如舞蹈学院院长卢慧为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特聘专家高度曾执导文华大奖舞剧《红河谷》。此外,产业学院引入多模态系统教学法创始人张骁睿等实战型导师,通过“名师课堂”系列提升学生的竞技水平和艺术表现力,形成“以赛促教、以演促学”的良性循环。
在竞赛与就业成果方面,该专业近年表现亮眼。2024年师生作品《鹤影》荣获第五届全国体育院校舞蹈展演金奖,被专家评价为“艺术性与创新性兼备”;2025年中国科教评价网数据显示,其专业实力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一。就业方向上,毕业生可从事舞蹈演员、群文活动指导员、艺术培训机构导师等岗位,合作企业如广东省文化事业单位、教育集团等提供定向输送渠道,实现98%以上的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