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校企共建专业)立足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通过与世纪鼎利、华为等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了“技术+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系统集成和智能焊接技术为核心方向,依托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模式,着力培养掌握智能装备操作、调试与维护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专业课程设置紧密对接岗位标准,同时融入“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理念,为学生提供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全链条成长路径。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采用“基础+核心+拓展”的模块化设计:
- 机械与电气基础课程包括工程制图、电工技术和PLC编程,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 专业核心课程聚焦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如《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教授机器人轨迹规划和逻辑控制,《工业机器人系统调试与维护》涵盖故障诊断与设备管理,《智能焊接技术》融合机器人操作与焊接工艺;
- 拓展课程引入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前沿技术,通过《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等课程强化数字化能力。
教学模式的创新体现在“三真”实践机制:
- 真实场景:在鼎利学院等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中,学生操作与企业同步的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完成焊接、装配等典型生产任务;
- 真实项目:引入长安汽车等合作企业的实际案例,如智能焊接生产线调试,让学生在项目驱动中掌握系统集成技术;
- 真实考核:将“1+X”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证书标准融入课程,同时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标杆设计教学评价体系。企业工程师定期参与授课,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发展同步。
实训平台建设凸显产教融合特色:学院投入540平方米的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包含编程、应用、快换和组态控制四大实训室,配备160个工位。实训设备覆盖ABB、发那科等主流品牌,学生通过“认知-基础操作-系统集成”三级实训体系,逐步掌握从单机调试到柔性生产线设计的全流程技能。特别是智能焊接实训区,将传统焊接工艺与机器人视觉引导、路径规划技术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艺问题的能力。
在就业导向方面,专业实施“订单式”培养:
- 与珠海世纪鼎利共建的智能制造订单班,针对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工程师岗位定制课程;
- 华为ICT学院合作项目强化学生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跨界能力;
-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长安汽车、海康威视等企业,从事机器人操作(占比35%)、系统调试(28%)、技术支持(20%)等岗位,近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部分优秀学生通过“岗课赛证”融通培养,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奖项,实现高质量就业。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