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湖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苏省较早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依托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的深厚积淀,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该专业自2017年独立成院以来,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逐步形成“技术+管理”的双轨培养模式,成为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输送的重要源头。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学生需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构造原理、检测维修技术,同时具备故障诊断与修复、性能检测和汽车运用管理等综合能力。这一目标紧密对接行业需求,特别是在“汽车后市场”领域,覆盖维护、检修、生产制造等全产业链岗位。
课程体系的设计凸显专业性与实用性,包含三大模块:
- 基础技能课程:如汽车发动机维修训练、汽车底盘维修训练,夯实传统汽车技术基础;
- 核心专业课程:聚焦新能源汽车特性,设置新能源汽车技术、动力电池管理及维护技术、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等课程;
- 综合实践课程:通过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训练、汽车美容装潢实务等实训项目,提升实操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课程中融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车载网络技术,紧跟行业技术迭代趋势。
实践教学环节是该专业的突出优势。校内建有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汽车电子技术实训室等12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超过1800万元。学生通过课内实训—综合实训—岗位实习的三阶段培养路径,完成从基础拆装到复杂故障诊断的技能进阶。例如,在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中,学生可直接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实现“教室进企业、课堂进车间”的深度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是该专业就业保障的关键。除比亚迪外,学院与莱尼电气共建“冠名班”和整车线束实验室,与观致汽车开设订单班,形成“入学即入职”的培养模式。毕业生可选择进入合作企业从事关键零部件开发、产品检测等工作,亦可自主择业至汽车制造、技术服务等领域。数据显示,近年该专业就业率超99%,对口就业率78%,优秀校友涵盖4S店总经理、二手车评估师等职业角色。
从行业前景看,新能源汽车技术被归类为装备制造大类,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推进,专业人才需求持续攀升。毕业生初期可担任维修技师、检测工程师,职业发展路径清晰指向技术主管、生产管理等岗位。硅湖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模块化课程、双师型师资、政企校协同育人机制,为学生在新能源赛道上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扎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