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自2001年设立以来,始终以培养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以五年制医学学士学位为基础,结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科交叉优势,形成了覆盖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卫生监督等领域的完整培养体系。其课程设置强调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等核心学科,并配备专业实验室和36家省内外实践基地,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提供坚实基础。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该专业的核心优势。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课程模块分为六大方向: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核心课程、临床医学关联课程、公共卫生管理、创新创业训练以及专业技能实践。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等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强化实践能力,而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等理论课程注重培养系统性思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将健康教育学和卫生法规与监督学纳入必修课,凸显公共卫生服务的政策导向与社会责任意识。
师资力量方面,公共卫生学院现有44名教职员工,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达27%,并形成由全国知名教授、省级学科带头人组成的教学团队。学院建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近五年科研经费累计超600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150余篇。教师队伍中包括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公共卫生考评员等行业权威,为教学质量提供强力保障。
培养模式的创新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校地协同育人,与上海、浙江等地疾控中心建立联合培养机制;二是科研反哺教学,近75%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近三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5项;三是能力递进式实践体系,从社区健康服务到疾控中心现场处置,形成“基础技能—综合应用—创新研究”的进阶路径。例如,学生在实习阶段需完成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真实案例操作。
该专业的就业竞争力数据尤为亮眼: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0%以上,其中约30%考取研究生,进入985/211高校的比例达47%。就业方向覆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甲医院营养科、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核心岗位,江浙沪地区就业占比超70%。2024年专升本录取中,该专业毕业生占据皖南医学院等高校近八成名额,反映出行业对其培养质量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