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成为社会急需的新兴领域。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公办医药类院校,依托1540亩的双校区资源和三所直属附属医院的优势,于2024年开设该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养老产业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下文将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职业定位等维度解析其专业特色。
在培养目标层面,该专业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学生掌握老年人照护、礼仪沟通、医养康养等核心知识体系。通过融合老年评估、康养活动策划等实践能力,学生需具备健康养老顾问和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的综合素质,尤其强调对失智老年人照护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场景的适应性。这种培养方向与学校“诚朴精业”的校训一脉相承,体现了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积极响应。
课程设置采用“基础+模块”架构,人体结构与功能、中医养生与保健等专业基础课夯实医学底蕴,而老年能力评估技术、智慧养老信息系统应用等模块化课程则强化数字化服务能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校通过柔性引进哈佛大学医学院专家的资源优势,将国际先进的养老理念融入教学,例如在医养个案管理课程中引入欧美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管理模式,使学生掌握跨学科协作的实操方法。
从职业发展角度看,毕业生可从事养老护理员(三级)、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新兴职业,就业领域涵盖医养结合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及健康管理公司。学校依托3500余张附属医院床位的临床资源,构建“校院共育”模式,例如在第三附属医院设立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在真实场景中演练长期照护计划制定和适老化环境设计。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该专业2024年青海招生计划中,相关专业报考热度位列前茅。
在核心能力认证方面,该专业对标国家《养老护理员职业标准》和《失智老年人照护员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重点培育以下能力项:
- 老年健康风险评估:运用国际通用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评估
- 智慧养老技术应用:包括智能穿戴设备数据采集、养老机构ERP系统操作
- 康养活动策划:涵盖音乐疗法、园艺治疗等非药物干预方案设计
- 应急救护技能:心肺复苏(CPR)、噎食急救等标准化操作流程
这些能力培养通过“理论授课+虚拟仿真+岗位轮训”三阶段实现,确保毕业生获得1+X证书(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