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2001年创办以来,始终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浪潮,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优势。作为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于2020年通过IEET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构建了覆盖硬件、软件、网络的全方位教学体系,培养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0%,专业对口率达85%以上,在珠三角地区就业比例高达75%,就业单位包括腾讯、阿里、东软等行业龙头企业。
专业定位与核心优势
该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基准,围绕计算机硬件、软件与网络应用三大方向,形成“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配备数字电路、网络协议分析、信息安全等12个专业实验室,硬件设施满足前沿技术教学需求;
- 省级一流课程覆盖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核心领域,并增设华为鸿蒙应用开发和网络工程认证特色课程,强化就业竞争力;
- 产学研深度融合,与东软集团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推行“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课程体系与教学创新
专业课程设置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从基础到应用的梯度化知识体系。核心课程包括: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奠定编程基础
-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操作系统强化硬件系统认知
- 人工智能基础与Python语言对接前沿技术发展
- 软件工程与网站建设与开发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教学改革方面,创新采用“无缝学习”开放式平台和“工学交替”实践体系,通过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驱动学生创新能力,近五年获省级以上奖项近200项,孵化初创企业3家。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8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93%,同时聘请4名企业专家参与实训指导。科研领域取得多项突破:
- 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
- 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 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及软著300余项。
教师团队开发的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有效支撑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多元化发展路径
该专业为学生提供多维发展通道:
- 就业方向涵盖软件开发、网络运维、信息安全三大领域,行政事业单位与IT企业并重;
- 升学路径覆盖国内外知名高校,近年考研录取院校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教育大学等;
- 师范特色方向培养信息技术教师,通过CAI课件开发与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强化教育技能。
这种“技术+教育”双轨并进的培养策略,使毕业生既能适应技术岗位需求,又具备教育行业转型潜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