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贵州省重点建设的省级一流专业,贵州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立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基础+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入选教育部新工科改革与实践项目,依托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射频识别与传感网络省级创新团队,形成了以智能硬件开发与系统集成为核心的专业特色。2020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坚实基础,使其成为贵州省培养物联网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聚焦"应用型技术人才"定位,强调科学素养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体现"软硬结合"特点:
- 硬件技术模块:包含《电路与电子线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等核心课程,强化物联网终端设备开发能力
- 软件系统模块:设置《数据库原理》《物联网通信技术》《Web应用系统开发》等课程,培养系统集成与平台开发技能
- 前沿技术模块:引入《5G移动通信》《计算机视觉应用开发》《云计算与服务计算》等新技术课程
实践教学环节依托物联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校企共建平台,形成"三层次"培养路径:
- 基础实验:在嵌入式实验室完成传感器组网等基础实训
- 项目驱动:通过华为现代产业学院参与真实项目开发
- 创新竞赛:依托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孵化创新成果,近年学生获省级奖项超百项
就业方向覆盖智能交通、工业物联网、智慧医疗等领域,毕业生既可从事RFID系统设计、无线传感网络开发等技术岗位,也可在科研院所从事关键技术攻关。专业与青软集团共建的U+教学平台,通过企业导师制实现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同步提升,近年就业率保持行业领先。
专业建设特色凸显三个创新:
- 产教融合模式:与华为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将企业级开发环境引入教学
- 双师型师资:80%教师具备企业项目经验,实行校企双导师制
- 学科交叉优势:作为大数据专业群核心专业,共享教育大数据应用服务创新团队资源这些优势使其在物联网工程教育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持续输送高素质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