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通信天线与微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形成了以微波通信、光电子技术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智能汽车、半导体芯片等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了"材料-器件-系统"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拥有中央投资8000万元的车用功率芯片与传感器研究实训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
在学科建设方面,专业聚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电子应用两大方向,开设微波网络、现代天线理论、导波光学等核心课程,并设置射频电路设计与实验等实践性教学模块。通过"导师-硕士生-本科生"传帮带机制,学生可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五年累计科研经费超过1900万元,发表SCI一区论文近100篇。这种"以研促教"模式使学生在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等赛事中斩获40余项国家级奖项。
产教融合是该专业的突出特色,与广西汽车集团、中芯国际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学生可通过微电子与先进材料产业学院参与企业真实项目,接触飞秒激光微孔加工装备、毫米波雷达测试仪等价值5000万元的先进设备。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0%,其中86%任职电子信息类岗位,就业区域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部分学生进入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深造。
在师资力量方面,专业拥有专任教师中84%具有博士学位,包含广西特聘专家等省部级人才。教学团队获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建设有9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依托广西智能汽车多维信息融合重点实验室,教师团队承担了柳州市首个500万元研发经费的揭榜制科技项目,这种"双师型"队伍为学生提供了从理论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指导。
该专业构建了"三全育人"培养体系,通过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信息类专业教学团队,强化工程伦理教育。毕业生不仅掌握电子设计自动化等专业技能,还需完成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在汽车总线技术、传感器开发等领域具备实操能力。数据显示,学生在校期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部分优秀毕业生如张冲连续三年保持专业第一,获国家奖学金并进入顶尖学府攻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