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以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云计算、车联网等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深度融合校企合作资源,构建了以智能物联网(AIoT)为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产教协同育人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显示,该专业位列全国第62名,获评中国四星级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彰显其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培养目标与行业接轨是该专业的首要特色。专业瞄准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等国家新职业需求,构建了覆盖智能系统开发、云平台应用、无线传感网络等领域的知识体系。通过与华为、浪潮集团、北京钢铁侠等领军企业合作,建立“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和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将行业前沿技术引入教学场景。例如,学生可通过智能系统开发实训系列项目,完成从单片机到嵌入式系统再到云平台的全链路实践,强化工程落地能力。
课程体系以“理论+实践”双轮驱动为核心。核心课程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嵌入式技术、云计算技术等,配套开发了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等特色模块。实践环节占比达35%,涵盖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物联网综合实训等环节,其中射频识别技术实训和无线传感器网络实训采用企业真实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2020级学生在华为ICT大赛中获北部赛区六省第二名,97名学生通过华为HCIA认证,验证了教学成效。
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是该专业的重要支撑。学院与华为共建鲲鹏实践训练营,与百度签署AI人才培养协议,与中软国际合作设立新工科工程师班。依托TI DSP联合实验室、无人驾驶竞速车创新基地等14个教学科研平台,学生可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研发。例如,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学生通过无人驾驶竞速车项目综合运用传感器技术、机器视觉和嵌入式开发技能,实现车辆自主跟踪功能,此类项目成果曾获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一等奖。
就业前景方面,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物联网系统设计、设备调试、云平台运维等工作,覆盖智能制造、车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近三年就业数据显示,约16%毕业生进入华为、百度等头部企业,部分学生考取东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研究生。学院通过专业导师制和“卓越杯”科技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2020年学生在市级以上竞赛获奖9项,发表论文5篇。此外,华为鲲鹏昇腾认证等职业资质考试通过率超53%,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强力背书。
专业优势体现在学科交叉融合与行业资源整合。作为天津市首批加入智能网联汽车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的高校,该专业将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感知-传输-应用”全链条培养路径。师资队伍中教授、副教授占比52%,拥有市级教学成果奖2项、一流本科课程4门。随着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3万亿元,专业持续优化课程结构,2025年新增AIoT边缘计算、工业物联网安全等前沿方向,进一步巩固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