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专业,也是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建设项目重点方向。该专业聚焦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等领域,致力于培养具备数字化车间装备维护和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依托省级高水平教师团队和国家级实训基地,学院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了对接产业升级需求的专业成长路径。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构建了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PLC技术及应用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学生需掌握:
- 三维建模与成图技术作为数字化设计基础
- 智能制造装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实践能力
- 智能生产管控系统(MES)的运维管理技术
- 数控系统连接与调试的精密操作技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院2024年全新上线了《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等三门数字课程,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强化智能控制技术的学习深度。
专业培养的核心技能聚焦四大维度:
- 智能装备集成能力:包括智能制造单元安装调试、工业机器人与装备的联动控制
- 数字化运维能力:涵盖设备预测性维护、故障诊断与大数据分析
- 技术改造能力:通过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实现设备智能化升级
- 标准实施能力:掌握ISO国际标准在智能制造场景的应用规范学生通过国家级实践中心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实训,可完成从零件加工到整机装配的完整工作流程,2024年更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大赛中斩获省级一等奖。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主要面向智能产线运维工程师、数控维修工程师等技术岗位,覆盖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领域。职业发展路径呈现阶梯式特征:
- 初级岗位(1-3年):设备操作维护、质量检测
- 中级岗位(3-5年):工艺优化、技术改造
- 高级岗位(5年以上):系统集成、技术管理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就业率达97%,其中32%进入规模以上智能制造企业。
专业的培养优势体现在三个层面:
- 产教融合机制:与ABB机器人等30余家企业共建实训中心,实施真实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
- 双师型师资:85.3%教师具有三年以上企业经历,含省级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
- 认证体系衔接:对接数控设备维护与维修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课证融通"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毕业时即具备相当于企业技术骨干的实战能力,近三年专业对口率稳定在91%以上。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