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自1958年开设农田水利工程专业以来,始终立足南疆、服务边疆,形成了以水利水电工程为核心的学科体系。该专业依托学院国家级科研平台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结合新疆独特的绿洲农业与水资源管理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为南疆及全国输送了大量扎根基层的水利技术人才。
在课程体系方面,该专业以工程力学、水力学、土力学为核心理论课程,同时设置水工建筑物设计、水利工程施工等实践性课程。学生需完成包括工程地质实习、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在内的多层次实践环节,例如:
- 军事训练(强化纪律意识)
- 工程测量实习(掌握全站仪、GNSS等现代测绘技术)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培养工程图纸识读与设计能力)这种“理论+实训”的课程结构,确保学生具备解决复杂水利工程问题的能力。
师资力量是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56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6人,博硕士生导师23人,并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尹飞虎等专家担任特聘教授。教师团队主持的国家级科研项目31项和省部级项目52项,直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例如,南疆岩土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塔里木河综合治理项目,学生可参与这类实际工程的数据采集与方案设计。
科研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先进的实践条件。学院拥有17个二级实验室,包括水工与泵站实验室、结构工程实验室等,设备总值超8000万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农业农村部西北绿洲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该平台聚焦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发,学生可在此开展滴灌系统优化、盐碱地改良等创新实验。近五年,学生团队凭借此类研究成果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中斩获多项国家级奖项。
在人才培养成效方面,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位居新疆高校前列,其中68.5%的毕业生扎根南疆,参与灌区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民生项目。学院与46个校外实践基地(如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建立合作,实施“双导师制”培养,确保学生毕业即能胜任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岗位。此外,100余名学生通过校际交流项目赴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深造,拓宽专业视野。
面对南疆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生态挑战,该专业正加速推进智慧水利方向建设,新增卫星遥感技术、水文大数据分析等课程,并与以色列可持续农业咨询集团等国际机构开展技术合作。这种与时俱进的培养策略,使塔里木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成为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人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