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于202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智能安防运营管理专业,该专业聚焦智能化安防领域,培养具备智能安防系统设备使用、警情分析与处置、系统故障排除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作为全国首批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之一,其课程体系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依托杭州安防产业集群优势,构建了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为智慧城市建设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该专业课程设置突出实战导向,核心课程包括智能安全防范系统应用、警情信息分析与研判、智能安防系统巡检等模块。学生需掌握安防网络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云存储大数据人工智能创研室、智能安防检测检修中心等实训场景强化操作能力。课程设计中特别强调法治意识与信息素养,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安保法律法规等纳入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符合政法单位需求。
师资团队由26名专兼任教师组成,包含8名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及6名省安防协会智库专家。教师团队不仅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高级考评员资质强化实践教学能力。专业与浙江大华、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引入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参与课程开发,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
实训条件达到国家级标准,校内建有覆盖全产业链的实训基地:
- 安全防范技术综合实训场——模拟真实安防场景
- 大华远程技术支持中心——对接企业实时运维需求
- 安防工程线路施工与检测实训场——训练工程实施能力
校外实践依托浙江省安防协会资源,在宇视科技等企业设立教学基地,实施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学生可考取综合安防系统建设与运维等4类职业技能证书,证书获取率达98%以上,实现“学历+技能”双认证。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类领域:
- 政法单位:公安、监狱指挥中心的技术防范规划岗位
- 安防企业:从事系统运维、项目管理及技术支持
- 智慧城市:参与智能安防方案优化与大数据运营
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起薪水平高于省内高职院校平均值30%,部分优秀毕业生入职半年即晋升为技术主管或项目经理。随着《“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实施,该专业人才在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等领域的需求持续攀升。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