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专业,其历史可追溯至1920年哈尔滨法学院,后于1998年复建。该专业基于扎实法学基本功教学,凭借哈工大跨学科交流优势,在多个法学学术领域处于前沿位置。
一、专业培养体系
法学本科秉持“厚基础、强实践、国际化”理念;法学硕士有四个稳定研究方向;法学博士以“国际经济法与社会治理(全球合规方向)”为特色,在多个方向成果显著,该专业已评为省一流本科专业。四年学习后,学生能掌握法学知识技能,接触前沿学科知识,且强调技术与经济、法律融合。
二、专业特色定位
本学科以“国家安全法学”研究为特色,定位建设国内外知名法学学科。通过强化国际法和民商法师资,培养法治人才,建设多个教研基地,迈向高水平法学特色学科。
三、人才培养目标
法学专业旨在培育有法治实践力的法律英才。毕业生要具备法学基础知识、创新实践能力、沟通品格、国际视野、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借助哈工大地缘优势,服务多行业人才需求。
四、师资队伍概况
现拥有18名专职教师,含3名教授、10名副教授、5名讲师,还聘请了来自多国的法学家为客座或合约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万鄂湘为荣誉教授。
五、课程设置详情
课程体系丰富多样,涵盖核心课程如法理学等众多科目;专业选修课包括合同法等;讲座课有民商法专题等;项目学习课程多种;实践类课程如毕业实习等;还有通知教育课程等其他课程。
六、特色课程建设
以夯实国际法和民商法学科基础为指导思想,大力发展“国家安全法学”特色方向,围绕2015年7月1日实施的《国家安全法》延伸研究,服务国家立法和战略需求,在多个领域完成学科布局。
七、科研成果展示
自1998年起,法学专业教师成果丰硕,发表文章400余篇,核心以上近200篇,有3篇SSCI索引论文,获省部以上课题40余项,各类学术奖励约40项,出版专编著作40余部。
八、国际交流合作
法学专业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重视交流合作。近五年进步明显,院际合作增多,出访来访人次上升。接待80余外国学者,60余师生出境,签订2个校际协议,有外国学生来院学习,也有学生出国交流,学生还可申请国内交换项目。
九、毕业生去向
1998年以来约400名本科毕业生,100名攻读硕士,20名攻读或准备攻读国外博士,近150名通过司考。就业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等,国内深造院校众多,境外深造院校覆盖多国,就业单位涵盖各级部门和企业等。
十、学长经验分享
多位学长毕业于该专业,如翟萌在全国人大财经委法律部工作等。秦超(2015届本科毕业生,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寄语:在哈工大法学院的四年很美好,校训时刻督促自己,学院充满关怀,即将步入社会,感恩学校学院,祝愿师生。
十一、专业总体评价
法学专业注重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结合,在多方面不断发展进步,无论是在国内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还是国际交流合作、科研成果等方面都表现出色,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